這個標題其實不應該是疑問句,而是肯定句,只是應該更精確一些:「歐洲車在台灣容易壞!」而歐洲車在台灣容易壞,關鍵便是台灣的環境不適合這些歐洲車。
如果有去過歐洲,大家應該可以很明顯感受到,當地氣候環境與台灣非常不同。歐洲氣候除了冬天會有零下的問題,其餘條件與台灣相比,可說是非常溫和,沒有狂風,沒有暴雨,沒有濕熱難耐的夏季。因此,歐洲的路燈可以簡單掛在懸空的電線上,河川地也沒有太多排水防洪設施,更不用說下雨甚至都不需要撐傘。此外,像台北、東京、北京如此密集的超級城市,在歐洲也甚為少見,大概只有倫敦、巴黎、柏林可相比擬,因此走走停停的都市交通環境,也很少在歐洲見到。
所以,歐洲車廠設計車輛的時候,真正需要考慮的環境問題,大概就只有冬天的低溫而已。正因為如此,歐洲車的引擎運作溫度,通常都在攝氏 100 度上下,追求性能的引擎,使用更多增加燃燒效率的手段,溫度甚至更高。除了對抗低溫,歐洲通暢的交通環境,也提供較好的散熱,因此引擎過熱通常不會是個問題。相較之下,一般大眾日本車的工作溫度大概都只有80、90度,雖然性能可能較弱,但是較能適應高溫氣候及都市用車環境,也較具經濟性。
說到這裡,也許我們會直覺得認為:「不同地區的車款要有不同的調校才對!」那麼事實就是,二十年前的歐洲車廠,並沒有這種想法!這可能是受限於研發經費不足,無法將一輛車款送到全世界測試,也可能是當年該車款的主要銷售地區並不在遙遠的東方,因此車廠認為沒有全球實地測試的必要。
1990年代初期,BMW發表的新引擎使用了稱作Nikasil鍍層,可以減少摩擦,促進效率。這些引擎在德國開發測試完成,並沒有什麼問題,於是便順利上市,並銷售到世界各地。然而,BMW沒有意識到全球的汽油品質參差不齊,德國的汽油幾乎不含硫,但在部分汽油含硫量高的國家,如美國,Nikasil鍍層會被汽油中的硫咬掉,約使用一年之後引擎便損毀。BMW隨後在新年份生產的引擎,更改了鍍層的材質。由這個案例可以看出,即便是相當近代的1990年代,大如BMW的車廠,其新產品的開發與測試,仍然僅於歐洲進行。
這也是為何,使用V8引擎或是渦輪引擎的歐洲車,在台灣更容易損毀,因為這些引擎的工作溫度本來就高過其他引擎,來到的炎熱的東方,自然水土不服。而一般4缸、6缸的雙B,多年之後通常都有漏油、漏水的狀況,儘管仍可修復,卻十分惱人,這通常都是材質老化所造成。總結來說,歐洲車在台灣最大的敵人就是散熱,許多性能車款長時間只在市區行駛,是較容易損壞的,更不用說大熱天的原地空催油門。若是考輛維修與耐用度,在台灣最好還是選擇日系車款(當然不包含日系渦輪跑車車款)。
如今,當亞洲市場消費力日漸壯大,這些歐洲車廠是不是也該調整開發的過程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